fbpx

跟著《Matilda’s Cat》的貓腳印,一步步走進 Emily Gravett 的圖文劇場

來賓撰文/Nicky 繪本小白的筆記作業

初試啼聲一鳴驚人:作家的生平與創作風格

1972年出生的 Emily Gravett,是一位英國兒童圖畫書作家和插畫家。她的故事經歷和她的繪本風格一樣獨特與精采!Gravett 出生於英國南部的小鄉鎮,爸爸媽媽都是從事藝術相關的工作者,父親是版畫師、母親是藝術老師,父母職業與藝術天賦為她種下創意的種子。早熟且獨立的她16歲時離家,當時她僅有中等教育的藝術資歷,之後 8 年多的時間,她一邊旅行,一邊體驗人生,期間她遇見她的伴侶,並與其生下一個女兒,也因為孩子的緣故,她在29歲返回家鄉,並回到學校完成她的插畫學士學位。雖然她在正規的求學經歷上起步較晚,但她洋溢的藝術才華在這段學生時期就展現出來;2004 年她的畢業作品《Wolves》在校園發表時,就獲得出版社的注意,隔年出版,並獲得了當年英國年度的凱特・格林威大獎,三年後 2008 年《Little Mouse’s Big Book of Fears》亦再獲得了年度凱特・格林納年度獎項,亦入選英國年度最佳插畫兒童讀物獎。(參考訪談

過目難忘的設計巧思,成為她的標記

閱讀全文 跟著《Matilda’s Cat》的貓腳印,一步步走進 Emily Gravett 的圖文劇場

一段找朋友、找自己的旅程:讀 Emily Gravett 的《哥倆好》

來賓撰文/吳宜之

不知道大家是否曾經生活在舒適的環境,周遭圍繞著友善的人,和和樂樂衣食無憂,卻還是感到無聊,整天提不起勁,無所事事,總覺得好像該做些什麼,卻也只是徒想而沒有實際付諸行動呢?

一翻開 《哥倆好》 繪本,印入眼簾的就是一隻掛在樹上無精打采的小松鼠 Cyril,拿著蒲公英晃來晃去,兩眼無神,嘴角下垂,一副窮極無聊的樣子。而在他的對側,沿著蒲公英飛揚的種子看過去,則是眼睛骨溜溜直盯著他瞧,嘴角上揚鬍鬚直立,一臉饒富興味觀察他的灰老鼠 Pat。Emily Gravett 一開頭就用強烈的對比帶出二位主角。不僅如此,大跨頁裡有著成雙成對盪著鞦韆的孩子們,追逐嬉戲的狗狗,散步的長者,繽紛多彩生意盎然的公園,和位於最外層那些井然有序卻灰暗沈重的高聳建築,動靜之間,成單成雙,故事便在層層堆疊裡拉開了序幕。

閱讀全文 一段找朋友、找自己的旅程:讀 Emily Gravett 的《哥倆好》

Emily Gravett《大野狼》中的後設手法

來賓撰文/文亭硯

一、前言

後設小說其目的是為引導讀者思考小說與現實之間的關聯,進而有意識、有組織地探討小說本身的虛構性,根據《後設小說的理論建構與在臺發展》一書中討論「後設小說」的名實問題,以及林德姮的《圖畫故事書中的後設策略》論文中指出「後設學科有一個特殊的語法,用以寬鬆的描述其定義:如談論語言的語言,談論美學的美學,關於認知的認知,以戲劇來談戲劇,在小說中談小說。」簡言之,「後設小說」是站在「後設」(Meta) 的視角,透過跳躍的情節及事實與虛構交織的方式,強調小說只是作者運用文字的形成的作品,進而質疑真實與虛構之間的關係。作者將自己構思小說內容的過程加進文本中,使讀者瞭解文本內容只是作者虛構的產物,另一方面,作者極力邀請讀者參與小說的內容,並一再提醒,其實讀者也能改變情節發展,換言之是一種書中書的表現手法。

繪本這樣的圖文書在後設呈現上絕對更具可觀性,因為除了文字說明外,有更多可以交由圖像來表現。宋珮在 Emily Gravett 的繪本《大野狼》的導讀專文中亦指出作者藉著文字、圖像和書本,一再地和讀者一起探索現實與虛構之間微妙的關係。因此,《大野狼》就可以算是一本「關於圖畫書的圖畫書」了。本篇文章以《大野狼》中譯本為例,將從圖像元素設計及圖文關係中的角色觀點來論述《大野狼》一書的後設手法。

閱讀全文 Emily Gravett《大野狼》中的後設手法

經典再詮釋—非常「安東尼布朗風」的《糖果屋》

來賓撰文/彭玫瑜

Hansel and Gretel》(糖果屋) 是格林童話裡面極為人熟知的故事,改編過的版本、甚至戲劇,大大小小不計其數。在1963年,甚至有人主張「糖果屋」的故事是改編自真人實事的犯罪事件,雖然後來證明只是一場惡搞,但還是有讀者深信不疑(註一)。2020 年初才上映的電影「戰慄糖果屋」,也是改編自 Hansel and Gretel 這個經典童話。

既然這是一則家喻戶曉的童話,英國插畫家安東尼布朗為什麼要再出版一本這個已經存在多年的故事呢?換句話問:讀者為什麼要再買一本 Hansel and Gretel 的繪本呢?  在一篇英國衛報的訪談中布朗提到(註二),這是他第一次將自己繪本插畫裡的許多小細節賦予意義,而不再只是畫出故事的背景圖像。這些細節不只是在描繪故事情節的內容,也傳達了更多深層的涵義。

身為讀者的我,於是有如闖關尋寶般,由他筆下重新詮釋的經典童話,再次認識了這個故事,過癮且有趣,一層層揭開他佈下的蛛絲馬跡。

第一層:圖像細節傳達故事氛圍與角色心情

布朗曾說,小孩能夠接受各種不一樣的故事內容,是大人自己害怕繪本裡的黑暗。他也說,如果只告訴孩子世界一切都很美好,只會帶給他們災難。我想這解釋了他筆下的 Hansel and Gretel 的風格,他沒有美化這個故事的黑暗,從封面開始,讀者就可以感受到深沉的壓力與絕望感。

圖一、Hansel and Gretel 封面

閱讀全文 經典再詮釋—非常「安東尼布朗風」的《糖果屋》

你是孩子心目中的大猩猩嗎?——我讀安東尼布朗的《Gorilla》

來賓撰文/陳怡如

「媽咪,我想跟你玩海盜的遊戲!」

「我不知道海盜遊戲怎麼玩,而且媽媽現在要打電腦,晚一點好嗎?」

「那⋯⋯那你要保證晚上睡覺前跟我玩喔~」

「好啦、好啦⋯⋯」

這段再平凡不過的對話,不只一次出現在我家的日常。居家避疫的這一年來,被動增加了許多親子時光。從上、下課的接送,轉變成隨時四人黏膩在一起。我試圖不讓外界的轉變影響家庭運作,殊不知這巨大的環境變化深深影響了每一個人,我只能表面維持薄冰般的鎮定。這突如其來的每日「家庭全員集合二十四小時」,讓我們對家人僅有的一點點耐心都消磨殆盡。

安東尼布朗的繪本在我們家並不搶手,之前的我對這位作者的了解停留在「大師」、「得獎」、「深奧」這樣的印象中。讀書會進行至今,這一年來我深深感動九位好朋友們的無私交流,合作拆解再組合了許多繪本,更深入了解後不禁喜愛上安東尼布朗⋯⋯這竟是始料未及的大收穫。

親子共讀時間我拿出《Gorilla》這本繪本(中譯本《大猩猩》,格林出版),封面的大猩猩與小女孩的相視而笑,讓我好奇不已。小女孩與猩猩之間發生了什麼事呢?為什麼是猩猩?作者一貫的刻意細膩的插畫描繪,大猩猩根根分明的毛髮及小女孩的金髮傳遞默契,搭配光影的反射,營造出柔軟溫暖的氛圍。

Gorilla 30週年紀念封面:1983年出版的Gorilla至今將近40年,卻仍在繪本中有屹立不搖的地位,引起不同世代許多讀者共鳴
閱讀全文 你是孩子心目中的大猩猩嗎?——我讀安東尼布朗的《Gorilla》

在多層理與超連結的閱讀體驗中構建意義—— The Tunnel 繪本分析

來賓撰文/簡君如

安東尼布朗The Tunnel(中文版《穿過隧道》,遠流出版)這本繪本從封面就瀰漫著一股神秘感,綠色的常春藤與紅色的衣服與書名呈現強烈的對比,持續吸引讀者的目光。是誰爬進隧道裡?隧道裡有什麼?黑暗的隧道誘惑著讀者翻開封面一窺究竟。這樣的神秘感持續到蝴蝶頁左頁的花紋壁紙牆壁,牆角有一本黑底佈滿藤蔓圖案的書,上面模糊的字體寫著「Fairy Tales」,這本書與封面隧道洞口的書是同一本嗎?

點選封面圖片可連結到書籍朗讀 YouTube 影片

這本作品無疑的在開場就定調了它即將帶給讀者的懸疑感受,書裡隱藏許多特殊安排,提供了多層理與超連結的閱讀可能。其豐富的互文性,我將在本文中層層解析,並在提出各種詮釋的可能性。

閱讀全文 在多層理與超連結的閱讀體驗中構建意義—— The Tunnel 繪本分析

你擁有什麼樣的力量?——反映心理韌性的繪本《Willy the Champ》(大英雄威利)

來賓撰文/郭彥婷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朗讀繪本給孩子聽時,會一邊想著要怎麼跟孩子解釋書中的每個畫面。《Willy the Champ》(中譯版《大英雄威利》,道聲出版)是讓我有點頭腦發脹的一本繪本,故事的主人翁猴子威利,因為他的體型較小,即便處處努力卻不停失敗並遭到欺負,然而最後卻能巧妙的「痛擊」體型大他好幾倍的拳霸,這樣童話般快樂的結局,似乎不太符現實世界的狀態。出版於1985年的《Willy the Champ》,以當時對「英雄」的想像,以小搏大,徒手擊敗對手,並因此受到同伴們熱烈歡迎,這樣的描述方式,讓我對安東尼布朗的威利系列為何如此受歡迎感到好奇,想進一步認識這位常常出現在安東尼布朗作品中的威利角色,並探究近代的繪本是如何描繪類似的主題。

一、威利角色的建構

請試著想像以下情境:(在台灣)如果你的孩子告訴你他交了一位新朋友,這位朋友的外型是駝背、中分頭、矮、瘦小、總是穿花毛衣背心、皮鞋、紳士襪、襯衫扣到最上面,還打領帶,你對這位新朋友的第一印象會是什麼呢?目前大多數的家人、朋友給我的答案是:很不錯啊、感覺滿善良的。不過在安東尼布朗的威利系列中,威利的同儕對他的印象卻非如此。

閱讀全文 你擁有什麼樣的力量?——反映心理韌性的繪本《Willy the Champ》(大英雄威利)

隱藏版的故事——我讀安東尼布朗的《Into the Forest》(走進森林)

來賓撰文/鄭雁比

安東尼布朗的《Into the Forest》(中譯版《走進森林》,格林出版)是一本給人多重樂趣與省思的作品。它是精緻的繪本、是跟讀者玩捉迷藏的童話故事,還更像是懸疑推理小說!布朗超現實主義的繪畫風格和圖文不符的文字呈現,讓圖畫與故事都有表裡兩面的雙重意涵,翻完最後一頁之後,讀者會沒來由地毛骨悚然,一頭霧水,卻又意猶未盡,只好乖乖地再翻回第一頁,重新一次又一次的拜讀,試圖找出合理的詮釋。

一、隱藏的童話:圖像和文字裡的躲貓貓

書的封面除了森林跟主角小男孩,畫面上還隱藏著青蛙、王冠、蘋果,跟白雪公主的水晶棺等元素,似乎暗示著這會是個與森林和童話有關的作品。

然而內頁的文字中,幾乎沒有直接提到任何的童話作品。書中出現的幾個童話人物的身分,必須由圖像背景裡的物品來推敲,例如:主角在森林裡遇到一位牽著乳牛的男孩,從背景的森林裡可以發現長高的魔豆、巨人的毛毛腳和狼牙棒等元素隱藏其中,這些都讓讀者推測出這位男孩是「傑克與魔豆」中的傑克。後面幾頁森林中的童話元素更是妙至紛呈:熊、糖果屋、白鳥、斧頭、玻璃鞋、紡車、高塔、白馬王子、野狼等,在在顯示這本書與童話的關聯。

閱讀全文 隱藏版的故事——我讀安東尼布朗的《Into the Forest》(走進森林)

我讀安東尼布朗的《Piggybook》——跳脱舊有思維,採新習文學觀點分析繪本之初試

來賓撰文/王可敏

身為住在男生宿舍的舍監,一看到《Piggybook》(安東尼布朗著,中譯本《朱家故事》,漢聲出版)這本書的封面就突然產生了「我想看!」的強烈自我投射心理。以下為個人不正經沒底子的繪本評析。

本書從封面就直接破題:首先我們可以清楚看到一家四口,媽媽沒有微笑,相較之下爸爸笑得十分開懷。從封面就透露出這家媽媽在生活上必須面對的壓力,而且壓力很有可能來自背上的三個家庭成員。封面也透過視線和讀者的對焦,引起讀者對本書的好奇:理論上負重前行的人應該會將視線專注朝前,但這家人的視線明顯由前進方向轉為和讀者對視,像是在說「你要不要來看看我們家發生什麼事?」因此在這裡就形成了一種無聲的邀請。

一、隱藏眾多訊息的第一個開頁

本書看完,其實最吸引我的部分,反而是看起來並不起眼的第 1 開頁的右頁。這一頁乍看之下,只是簡單而四平八穩地在介紹本書角色,但是從圖文上,第一眼便可輕易察覺的部分包含:

閱讀全文 我讀安東尼布朗的《Piggybook》——跳脱舊有思維,採新習文學觀點分析繪本之初試

看見不一樣的動物園——讀安東尼布朗的《Zoo》(動物園)

來賓撰文/Ally

當初想研究《Zoo》(安東尼布朗著,中譯版《動物園》,維京出版)這本書是出於一種好奇心,因為這本獲得獎項肯定的繪本,在網路上讀者的評價很兩極,有些人會有不舒服的讀後感,有些人覺得看完後不喜歡裡面人物與動物呈現的方式,但同時卻也肯定本書想傳達讓人思考動物園存在的意義。這種帶有矛盾衝擊性的特性,在詳細咀嚼文字內容與深度解析插畫中多層次的含義與諷刺,讓人讀後會有內心震撼很久的後座力。我猜想也是讓它成為 1992 年 Kate Greenaway Medal 得獎作品的原因。

圖一:《Zoo》封面

一、封面預告的故事

這本書的封面隱含著許多的含意,首先是十分醒目黑白相間的粗條紋,讓人馬上聯想到監獄囚犯身上的衣服。而中間家人的合照,就像是通緝海報中的照片一樣,而開頁的第一頁,每個家人的獨照,也像是被逮捕後拍的犯人紀錄照。照片中身穿鮮豔色彩面露微笑的爸爸與小孩,與在身後衣著暗沈神情憂傷的媽媽作為對比,感覺的出兩邊喜好與情緒上的差異。更深入的看,圖畫中爸爸的身軀明顯佔據中央大部分位置,媽媽身軀則只是在背後一小側,這樣的配置,作者也想隱約暗示這個家庭中所有人的關係地位,爸爸擁有主導權,媽媽屬於順服的一方。單從封面來看,似乎也預告這不是個溫馨可愛的故事。

閱讀全文 看見不一樣的動物園——讀安東尼布朗的《Zoo》(動物園)

貼近「兒童的眼光」的嘗試——讀安東尼布朗的《Changes》(小凱的家不一樣了)

來賓撰文/盧玲穎

在童書作者/插畫家安東尼布朗(Anthony Browne)創作的許多主題中,「兒童的眼光」是其中一個重要角度。雖然我們可以說,安東尼布朗也用他自己的角度與想像去詮釋「兒童的眼光」,無論是他最常運用的「超現實主義」手法,或者是他筆下描繪的中產階級、勞工階級、或是改變的社會中的兒童價值觀,但這些多元的眼光,本身就極具意義。

本文討論的《Changes》(中譯本《小凱的家不一樣了》,維京出版) 這本書,呈現的就是他如何將超現實主義手法,融合到書中小男孩等待「改變」、詮釋「改變」的心情裡。本文最後也將討論作者對於童書採用超現實手法的看法。

一、繪本簡述

透過稍微改變的書名「CHANGES」(在標題裡,CHANGES裡的N是左右反過來的)、以及封面——藍衣小男孩看著一個似乎長出了貓耳朵以及貓尾巴的的水壺,讀者從拿到書開始,就自然被帶入一個「找找有哪裡不一樣」的「改變」的世界。

閱讀全文 貼近「兒童的眼光」的嘗試——讀安東尼布朗的《Changes》(小凱的家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