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迪克與紐伯瑞傳記繪本

大家都聽過凱迪克獎和紐伯瑞獎,但凱迪克和紐伯瑞是誰呢?兩位英國人的名字,為何變成美國最重要的圖畫書獎和兒童小說獎項呢?

終於有一本跟孩子介紹凱迪克的傳記繪本出版了,Tomfoolery!: Randolph Caldecott and the Rambunctious Coming-of-Age of Children’s Books 好長的書名,而且裡面還有兩個不常見的單字。

作者 Michelle Markel 寫過很多本傳記繪本,在這本書裡她用了節奏輕快的文字,並不時與讀者對話,展現出凱迪克的個性特質,以及他充滿動態的繪畫風格(在當時並不常見)。

閱讀全文 凱迪克與紐伯瑞傳記繪本

「童話色彩」系列:三本無字童話繪本

這三本無字童話繪本是 Jed Alexander 的「童話色彩」(the fairy-tale color collection) 系列,紅色、金色與橄欖色,猜得出來各是哪一個童話嗎?

沒錯,就是小紅帽、小金髮,跟…… 第三本不是豌豆藤,而是橄欖樹,〈傑克與豌豆〉改成了女孩與橄欖。

閱讀全文 「童話色彩」系列:三本無字童話繪本

《繪本之眼》新版與「阿達叔叔的藝術與生活繪本全輯」

兩位台灣重要的繪本推手,劉清彥老師跟林真美老師的作品,感謝親子天下出版社與我分享好書。

唸大學的時候就在敦南誠品小講堂上過真美老師的繪本課,那時候坐我旁邊的同學是幾米喔(真實故事),當時幾米還沒出版圖文書(不小心透露年齡 🤭)。許許多多繪本愛好者都曾透過真美老師的課程、繪本翻譯、小大繪本館、專書著作等,受惠於老師的繪本推廣與啟蒙。

繪本之眼》新版增加了美國繪本作家瑪麗·荷·艾斯,和英國繪本作家約翰·伯寧罕的篇章,還加了增修版的作者序。在出版13年後讀來,仍覺得是非常精彩之作。

閱讀全文 《繪本之眼》新版與「阿達叔叔的藝術與生活繪本全輯」

以舊金山為背景的橋樑書系列 The Apartment House on Puppy Hill

因為住在舊金山地區,也喜歡閱讀以當地為背景的故事。在地作家 Nina LaCour 剛出版她的橋樑書系列 The Apartment House on Puppy Hill 的第一集,故事便以舊金山市斜斜的山坡上,一棟舊公寓裡的居民為主題。

The Apartment House on Puppy Hill 是她的第一本低年級橋樑書,以自己九歲的女兒,和在舊金山的生活經驗為背景,她說預計至少會有三本續集。插畫者故意將小主角畫得跟作者本人很像,作者本身是同性婚姻,因此她的作品裡經常出現多元家庭。

閱讀全文 以舊金山為背景的橋樑書系列 The Apartment House on Puppy Hill

Júlia Sardà 的三本暗黑風童話故事

Júlia Sardà(茱莉亞・薩爾達)好適合畫這種暗黑風的童話故事。

這三本她插畫的作品,彼此是獨立的故事,但是風格很類似,故事裡有蟾蜍王、死神、野狼和黑森林,封面皆以黑色為底,搭配燙金的字體,給人一種古典而神秘的感受。

Godfather Death (死神教父) 是今年萬聖節前剛出版的作品,由 Anderson Press 出版,故事裡出現了天神、魔鬼與死神,是一則頗有深意的警世寓言。

閱讀全文 Júlia Sardà 的三本暗黑風童話故事

童書作家見面會》瘋狂樹屋156層:搶救聖誕節大作戰

「瘋狂樹屋」系列第12本書的主題是聖誕節!

如果你對這系列不熟悉,先簡單的介紹一下,這是暢銷全球,超多小學生喜愛的幽默圖文書系列,創作者是來自澳洲的知名作者安迪和插畫家泰瑞。而這本書的兩位主角「碰巧」也叫安迪和泰瑞,他們的工作也是寫書呢!

🌳 這套天馬行空的作品,故事發生的背景是在一棟安迪和泰瑞蓋的樹屋裡,他們每一集都會往上加蓋13層樹屋,所以13乘以12,這一集就是《瘋狂樹屋156層》。我覺得這真是個教孩子學乘法的好辦法,小時候我們背九九乘法表,現在的孩子可能最多會記到12乘12是多少,但是13的倍數就不那麼熟悉了。不過我相信喜歡「瘋狂樹屋」系列的孩子,一定輕鬆就能記得13的倍數呢!

閱讀全文 童書作家見面會》瘋狂樹屋156層:搶救聖誕節大作戰

獻給童書愛好者的情書:Books Make Good Friends

愛書人》的童書版終於問世了!

知名的 Bibliophile 這本獻給愛書人的手繪情書,出版後大受歡迎,中文版超長的書名直接介紹了書的內容《愛書人:2000 本書、超過 47 個世界級書店、36 個圖書館,療癒畫風插圖,喚起你的閱讀魂》。

作者 Jane Mount 後來又出了續集 Bibliophile: Diverse Spines 介紹多元文化的作者、書籍、少數族裔開的書店等。不過這兩本書裡只有幾頁提到童書,因此我一直期待她會出一本以童書為主題的作品。

閱讀全文 獻給童書愛好者的情書:Books Make Good Friends

矽谷的兒少小說讀書會:閱讀《碧翠絲預言》

和矽谷的媽媽們合組的兒少小說讀書會,這個月讀的是 Kate DiCamillo (凱特.狄卡密歐) 的《碧翠絲預言》,很好看很暖心的一本兒童小說。Sophie Blackall 的插畫和書籍設計也幫這本以中世紀為背景的故事,增添了不少童話的魅力。

這是讀書會共讀的第二本 DiCamillo 的作品。《傻狗溫狄克》是她出版的第一本小說,就獲得紐伯瑞銀牌獎,之後的《雙鼠記》和《會寫詩的神奇小松鼠》更獲得了金牌獎。她的小說都是所謂的 middle grade novel,就是以中高年級的學童為目標讀者,不管是寫實小說或奇幻故事,她編織的故事都非常精彩,也經常成為美國小學課堂的指定讀物。

閱讀全文 矽谷的兒少小說讀書會:閱讀《碧翠絲預言》

支持聯合國難民署 UNHCR,尼爾蓋曼的What You Need to be Warm

如果年底想買本書,請買這一本。

尼爾蓋曼的詩,搭配 13 位插畫家的圖,這本關於難民的繪本 What You Need to be Warm,收益全數捐贈聯合國難民署 UNHCR。

冬天❄️即將到來,今年有更多的難民流離失所,被迫離開令他們感到溫暖的人和所在。蓋曼在網路上問大家「什麼樣的記憶會讓你感到溫暖?」,他從收到的上萬個答案裡,編織成這首詩 What You Need to be Warm。

閱讀全文 支持聯合國難民署 UNHCR,尼爾蓋曼的What You Need to be Warm

Alphabet Alemagna 兩本阿雷馬娜的英文新書

兩本阿雷馬娜的英文新書!

A Daydreamy Child Takes a Walk (暫譯:愛做白日夢的小孩散步去) 其實是舊書了,這是 Beatrice Alemagna (阿雷馬娜) 2005 年的作品,這個月才剛出英文版,由 Enchanted Lion 出版社出版。這本書的文字來自義大利兒童文學大師羅大里 (Gianni Rodari) 的作品,是他的短篇故事集 Telephone Tales (暫譯:電話故事集) 裡其中的一篇故事。

阿雷馬娜去年的作品 Telling Stories Wrong (暫譯:故事講錯了) 也同樣來自羅大里的這本短篇故事集。這兩個故事配上阿雷馬娜的插畫,讀起來跟純文字故事很不一樣,阿雷瑪納的圖像風格好適合詮釋羅大里充滿隱喻的故事,為讀者延伸了更多閱讀的趣味。

閱讀全文 Alphabet Alemagna 兩本阿雷馬娜的英文新書

聖誕老公公是怎麼鑽進煙囪的?

Mac Barnett (麥克.巴奈特) 和 Jon Klassen (雍.卡拉森) 這對無敵搭檔的新作 How Does Santa Go Down the Chimney? (中文版《聖誕老公公是怎麼鑽進煙囪的?》由信誼出版) 是一出版就立即成為經典之作的耶誕節繪本,是今年必備的聖誕禮物!🎁

Mac 在書中幫很多小孩問出心中的疑惑:🎅🏼聖誕老公公是怎麼從煙囪下來的?他試想了各種可能的猜測:老公公是把自己縮小嗎?還是把自己拉長呢?如果他卡住的話怎麼辦?他的衣服不會被煙囪弄得很髒嗎?那如果房子沒有煙囪的話要怎麼辦?……

閱讀全文 聖誕老公公是怎麼鑽進煙囪的?

童謠改編繪本 A Spider Named Itsy

有人跟我一樣一聽到這首童謠,手就會不自覺的做起帶動唱的動作嗎?

The itsy bitsy spider went up the water spout.
Down came the rain, and washed the spider out.
Out came the sun, and dried up all the rain,
and the itsy bitsy spider went up the spout again.

現在這首兒謠有一本可愛的繪本可以搭配!

閱讀全文 童謠改編繪本 A Spider Named Itsy

插畫論述專書 Illustrator’s Sketch Books

英國劍橋藝術學院童書插畫教授 Martin Salisbury (馬丁.沙利斯伯利) 新書 Illustrators’ Sketchbooks: Inside the Creative Processes of 60 Iconic and Emerging Artists (暫譯:插畫家的素描/速寫簿),收錄了 60 位知名插畫家的素描本的內容,包括阿雷瑪納、奧立佛傑法、昆丁布萊克、碧翠絲波特、愛德華高栗等人,並討論了素描/速寫在插畫家創作的過程中扮演的角色。

閱讀全文 插畫論述專書 Illustrator’s Sketch Books

閱讀一本書的 101 種姿勢

101 Ways to Read a Book (暫譯:閱讀一本書的 101 種方式) 這本書的書名讓人以為它是要教我們不同的閱讀策略,但翻開書一看,超可愛的,書裡畫了 101 種讀書的「姿勢」!更可愛的是,作者還給每一種姿勢都取了饒富趣味的名字,像是「大教堂式」、「書籤式」、「鴕鳥式」、「向日葵式」⋯⋯ 搭配著圖像,讓人不禁莞爾。

你或孩子是哪一種「閱讀式」呢?看著這些圖片,你可能會想到家裡某人閱讀的時候的確是這種姿勢啊!出版社很貼心的設計了網路小測驗,讓你來測測看,你是屬於哪一型的讀者。來試試看吧:

閱讀全文 閱讀一本書的 101 種姿勢

童書作家見面會》圖像小說 The First Cat in Space and the Soup of Doom

Mac Barnett(麥克巴奈特)今年秋季有兩本新書出版,一本是與 Jon Klassen 合作的繪本《聖誕老公公是怎麼鑽進煙囪的?》,另一本是與凱迪克銀牌獎插畫家 Shawn Harris 合作的圖像小說 The First Cat in Space and the Soup of Doom

這是「The First Cat in Space」(第一隻上太空的貓) 系列第二集,這個系列是從疫情中發展出來的作品,本來是Mac 和Shawn 這對童年玩伴,每週末在 IG上為孩子們演出他們創作的卡通故事,疫情後才發展成圖像小說。

閱讀全文 童書作家見面會》圖像小說 The First Cat in Space and the Soup of Doom

舊金山現代美術館草間彌生特展

舊金山現代美術館(SFMOMA)現正舉行草間彌生特展「Yayoi Kusama: Infinite Love」,目前有三件草間彌生的作品在舊金山現代美術館展出,兩件是大型的「無限鏡屋」裝置藝術,需要先上網預約限時參觀票才能看到。

還有一件是超大南瓜雕塑品,在美術館五樓,只要一般進入美術館的票,就可以參觀。非常喜歡這件作品!南瓜雕塑的標題是「Aspiring to Pumpkin’s Love, the Love in My Heart」,是2023的作品。

閱讀全文 舊金山現代美術館草間彌生特展

大野狼真的不咬人嗎? ——Emily Gravett 對經典童話《三隻小豬》的詮釋

來賓撰文/Yu Ting

你聽過經典童話《三隻小豬》的故事嗎?從前從前,有三隻小豬,他們分別為自己蓋了一棟稻草屋、小木屋和紅磚屋,有一天,野狼來了!野狼對著三棟房子各吹了一大口氣,小豬們的房子能夠安然無恙,保護他們不被野狼吃掉嗎?1緊湊的故事情節,極富有韻律的對話和故事背後的寓意,讓這個最早於 1843 年出版的口耳相傳作品直到現在還是受到非常多大人小孩的喜愛。

以迪士尼在 1933 年的影視作品《Three Little Pigs》為首,《三隻小豬》在世界各地被改編成各種不一樣的版本,有的三隻小豬是受到名家影響的建築師,也有小豬是一點都不怕壞蛋的武術專家,有些作品選擇換個角度,從大野狼的視角看事情,甚至有些作品的主角已經不是小豬和大野狼,啟用了新的角色。每一次的改編都為這個經典故事賦予了新的面貌,增添了不一樣的趣味。


《Wolf Won’t Bite!》內頁

在 2011 年,英國凱特格林威大獎得主 Emily Gravett 也決定以《三隻小豬》這個家喻戶曉的經典童話為基礎,創作出《Wolf Won’t Bite!》,在這個由三隻小豬和大野狼出演的馬戲團表演中,小豬們讓野狼站在凳子上,還幫他打上大大的蝴蝶結,甚至把它當馬騎,小豬們自信地大聲宣布:「不管我們怎麼做,這隻野狼都不咬人!」但是野狼真的不會咬人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Emily Gravett 如何在《三隻小豬》中加入自己獨特的風格,翻轉經典,帶給讀者們耳目一新的閱讀體驗!

閱讀全文 大野狼真的不咬人嗎? ——Emily Gravett 對經典童話《三隻小豬》的詮釋

跟著《Matilda’s Cat》的貓腳印,一步步走進 Emily Gravett 的圖文劇場

來賓撰文/Nicky 繪本小白的筆記作業

初試啼聲一鳴驚人:作家的生平與創作風格

1972年出生的 Emily Gravett,是一位英國兒童圖畫書作家和插畫家。她的故事經歷和她的繪本風格一樣獨特與精采!Gravett 出生於英國南部的小鄉鎮,爸爸媽媽都是從事藝術相關的工作者,父親是版畫師、母親是藝術老師,父母職業與藝術天賦為她種下創意的種子。早熟且獨立的她16歲時離家,當時她僅有中等教育的藝術資歷,之後 8 年多的時間,她一邊旅行,一邊體驗人生,期間她遇見她的伴侶,並與其生下一個女兒,也因為孩子的緣故,她在29歲返回家鄉,並回到學校完成她的插畫學士學位。雖然她在正規的求學經歷上起步較晚,但她洋溢的藝術才華在這段學生時期就展現出來;2004 年她的畢業作品《Wolves》在校園發表時,就獲得出版社的注意,隔年出版,並獲得了當年英國年度的凱特・格林威大獎,三年後 2008 年《Little Mouse’s Big Book of Fears》亦再獲得了年度凱特・格林納年度獎項,亦入選英國年度最佳插畫兒童讀物獎。(參考訪談

過目難忘的設計巧思,成為她的標記

閱讀全文 跟著《Matilda’s Cat》的貓腳印,一步步走進 Emily Gravett 的圖文劇場

一段找朋友、找自己的旅程:讀 Emily Gravett 的《哥倆好》

來賓撰文/吳宜之

不知道大家是否曾經生活在舒適的環境,周遭圍繞著友善的人,和和樂樂衣食無憂,卻還是感到無聊,整天提不起勁,無所事事,總覺得好像該做些什麼,卻也只是徒想而沒有實際付諸行動呢?

一翻開 《哥倆好》 繪本,印入眼簾的就是一隻掛在樹上無精打采的小松鼠 Cyril,拿著蒲公英晃來晃去,兩眼無神,嘴角下垂,一副窮極無聊的樣子。而在他的對側,沿著蒲公英飛揚的種子看過去,則是眼睛骨溜溜直盯著他瞧,嘴角上揚鬍鬚直立,一臉饒富興味觀察他的灰老鼠 Pat。Emily Gravett 一開頭就用強烈的對比帶出二位主角。不僅如此,大跨頁裡有著成雙成對盪著鞦韆的孩子們,追逐嬉戲的狗狗,散步的長者,繽紛多彩生意盎然的公園,和位於最外層那些井然有序卻灰暗沈重的高聳建築,動靜之間,成單成雙,故事便在層層堆疊裡拉開了序幕。

閱讀全文 一段找朋友、找自己的旅程:讀 Emily Gravett 的《哥倆好》

Emily Gravett《大野狼》中的後設手法

來賓撰文/文亭硯

一、前言

後設小說其目的是為引導讀者思考小說與現實之間的關聯,進而有意識、有組織地探討小說本身的虛構性,根據《後設小說的理論建構與在臺發展》一書中討論「後設小說」的名實問題,以及林德姮的《圖畫故事書中的後設策略》論文中指出「後設學科有一個特殊的語法,用以寬鬆的描述其定義:如談論語言的語言,談論美學的美學,關於認知的認知,以戲劇來談戲劇,在小說中談小說。」簡言之,「後設小說」是站在「後設」(Meta) 的視角,透過跳躍的情節及事實與虛構交織的方式,強調小說只是作者運用文字的形成的作品,進而質疑真實與虛構之間的關係。作者將自己構思小說內容的過程加進文本中,使讀者瞭解文本內容只是作者虛構的產物,另一方面,作者極力邀請讀者參與小說的內容,並一再提醒,其實讀者也能改變情節發展,換言之是一種書中書的表現手法。

繪本這樣的圖文書在後設呈現上絕對更具可觀性,因為除了文字說明外,有更多可以交由圖像來表現。宋珮在 Emily Gravett 的繪本《大野狼》的導讀專文中亦指出作者藉著文字、圖像和書本,一再地和讀者一起探索現實與虛構之間微妙的關係。因此,《大野狼》就可以算是一本「關於圖畫書的圖畫書」了。本篇文章以《大野狼》中譯本為例,將從圖像元素設計及圖文關係中的角色觀點來論述《大野狼》一書的後設手法。

閱讀全文 Emily Gravett《大野狼》中的後設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