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裝訂線的大師Suzy Lee

suzy lee

Suzy Lee (蘇西・李) 真是玩gutter (裝訂線) 的大師啊!很少繪本作家把開頁折線的地方,作為設計的重點。以前就很喜歡他的《動物園》和《翻開這本小小的書》,最近在圖書館借了他的《Mirror》、《Wave》和《Shadow》三部曲(Suzy Lee將它們稱為邊界border三部曲),這三本長型的無字圖畫書幾乎一樣大,但裝訂的方式不一樣:Mirrow的書脊在長邊,長方型的書頁就像一面鏡子;Wave的書脊在短邊,展開後成為超級長的長方形,很適合描繪海邊的故事;而Shadow的書脊在上方,將書往上翻開90度,下方的書頁就很適合拿來畫影子。裝訂線左右兩邊的對話,是鏡裏\鏡外,光與影,沙灘上的女孩和海浪的互動。三本書的共通點,除了為同一位女主角之外,還都極簡地只使用兩個顏色來創作(其一為黑色)。 閱讀全文 玩裝訂線的大師Suzy Lee

毛線轟炸——自由時報專文

newspaper

因為看到我之前一篇關於《神奇的毛線》的部落格文章,自由時報的記者請我當毛線轟炸這篇專文的「達人」,介紹什麼是「毛線轟炸」。

報紙文章在2016/4/29刊出,電子版的文章可以看這裡:
http://m.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678279

 

膠帶留白畫

tape resist

Tape Resist Art
簡單又漂亮的繪畫遊戲,在畫布上先貼上膠帶,塗上壓克力顏料,等乾了,再撕掉膠帶,就是一幅漂亮的留白畫作!

五歲半的動動可以自己完成整幅作品(房子),那幅魚的作品則是我先貼好膠帶,三歲半的彎彎跟我一起完成著色。

若沒有畫布或壓克力顏料,也可以用紙膠帶貼在一般的圖畫紙或水彩紙上,用兒童顏料或水彩塗色。(有些膠帶不容易撕掉,可以先拿張紙試試看…)

閱讀全文 膠帶留白畫

彩蛋沙鈴

egg shaker

在美國,復活節(Easter)過後,家裡就會出現很多塑膠彩蛋,特別是有幼兒的家庭,通常會去參加Easter egg hunt(找彩蛋的尋寶遊戲),或者幼兒園裡也會舉辦類似的活動。那麼過完節之後,這些塑膠蛋殼該怎麼辦才好呢
一個簡單又好玩的手作,就是做成蛋沙鈴,在塑膠蛋殼裡裝些豆子、米粒,再用膠帶封起來,就成了蛋沙鈴,更好玩的是做成手搖沙鈴,用紙膠帶將兩根塑膠湯匙或叉子,固定在裝了豆子的蛋殼兩側,再將湯匙柄的地方也用紙膠帶稍微纏繞,就成了有握柄的手搖沙鈴了!

閱讀全文 彩蛋沙鈴

自製彈珠軌道與彈珠台

marble run

家裡有衛生紙、紙巾或保鮮膜中間的紙卷嗎?別丟掉,拿來做彈珠遊戲軌道,只需要膠帶和剪刀,孩子也可以參與製作
如果彈珠一直半路掉出來怎麼辦?和孩子一起想想要怎麼修理,彈珠才不會從縫隙滾出去,這是個嘗試錯誤和動動腦的過程。
想想看,還可以怎麼玩會更好玩呢?剪開紙杯或將厚紙捲成漏斗狀,讓更多顆彈珠可以同時溜下去;放個鐵罐在最下面,讓落下來的彈珠發出咚咚咚的聲音…… 還有什麼好點子呢?
有點強迫症的幼兒(喜歡一直做重複的動作),就像我們家這隻,可以玩上大半天呢!

閱讀全文 自製彈珠軌道與彈珠台

《The Sleeping Beauty Theater》立體劇場

fairytale

書雕藝術家Su Blackwell的做品《The Fairy-Tale Princess: Seven Classic Stories from the Enchanted Forest》美得令人屏息(上圖左下),用書雕的方式呈現七個著名的童話故事裡的場景、角色、物品等,然而這本書是攝影集,只能看到這些立體作品的平面照片。
最近出版社又將書中的「睡美人」故事,做成了劇場版的《The Sleeping Beauty Theater》(上圖右下),有可以製造出景深的場景、可以移動的角色和道具,還有每一幕的腳本。
今天我和動動(6歲)、彎彎(4歲)一起合作演出了這齣睡美人的故事,我當說書人,動動、彎彎更換場景和操控角色。演完之後我們對假想的觀眾鞠躬謝幕,並且找了不同版本的睡美人故事來閱讀,包括一本「睡王子」的繪本《Sleeping Bobby》,來平衡童話故事中的性別呈現。

閱讀全文 《The Sleeping Beauty Theater》立體劇場

在家玩鬆散材料遊戲

12472299_1168261863184589_4629366621678520549_n

動動(六歲)的實物拼貼作品「小人的國家公園」。

有人稱這樣的遊戲為”Tinker tray”(修補匠托盤)或 “loose parts”(鬆散活動設計),也有人叫它 “Invitaion to play”(遊戲邀請)。準備一個分類盒或托盤,裡面放一些小零件,可以是回收物、自然素材或任何家裡有的小材料。給孩子一張紙、一個大相框、一面大鏡子或一個托盤作為創作的平面,邀請孩子用這些素材在平面上拼貼、雕塑或排列圖案。

閱讀全文 在家玩鬆散材料遊戲

《小黃點大冒險!》導讀

on joue?

我的翻譯新作上市了!小黃點第二本續集《小黃點大冒險!》。這本書超好玩的喔,動動、彎彎都很喜歡(小黃點還會跳出來到孩子的頭上)!

信誼對小黃點系列的翻譯超級用心,我跟信誼的總編和編輯來回討論這本書好幾次,對照了法文版和英文版的翻譯,他們還在信誼實驗幼兒園裡實際跟大、中、小班的孩子們試讀,而我年底回台灣時也特別跟他們見面討論這本書的翻譯。Herve Tullet的文字和他的圖像ㄧ樣極簡,因此更需要字字斟酌,連每句話在畫面擺放的位子都需考量。on joue2

最後的中文版讀起來很流暢,不過,作為傳遞故事媒介的大人,在朗讀給孩子聽之前最好還是能自己先讀過,了解一下它翻頁設計的邏輯,設想一下該如何用聲音、動作,把文字和圖像幻化成立體的故事傳遞給孩子!

適合與0-3歲寶寶共讀的繪本書單

 

0-3booklist2

推薦怡方的新書《寶寶聽故事:共讀好好玩,用繪本啟動孩子的閱讀力

在竹教大任教的那幾年,在研究所開了「幼兒文學與媒體專題研究」的課,那時很享受在這門課裏跟幼研所的研究生們深度閱讀與討論繪本,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學生之一,就是怡方了。怡方總是有很多很棒的觀點,跟幼兒說故事的經驗豐富,而她研究論文的主題,也是嬰幼兒閱讀。

從她的研究和實際與幼兒的互動經驗出發,怡方和明芳老師的新作《寶寶聽故事:共讀好好玩,用繪本啟動孩子的閱讀力》有各種與0-3歲孩子共讀的實用資訊,從嬰幼兒閱讀發展、繪本調選、共讀技巧,到多篇實例說明和常見問題詢答,很適合家有嬰幼兒的父母,以及經常與幼兒互動的保姆、老師、故事志工們!

閱讀全文 適合與0-3歲寶寶共讀的繪本書單

南瓜、南瓜、南瓜

彎彎的幼兒園在秋天的一個週末舉辦「秋慶」(Fall Festival)的活動,其中有個節目是裝飾南瓜比賽,參賽的家庭可以帶自己裝飾的南瓜去讓大家票選。於是秋慶前的整個禮拜,我們在家裡嘗試各種裝飾南瓜的方式:用孩子撿拾的自然素材拼貼、用顏料滴畫、用紙膠帶貼出條紋…… 發現原來裝飾南瓜這麼好玩,不必動刀,一樣可以把南瓜變成漂亮的裝飾品,或有趣的南瓜頭!

1.  滴色畫南瓜,動動彎彎合力完成!(媒材:兒童顏料、壓克力顏料、金蔥膠)

閱讀全文 南瓜、南瓜、南瓜

跟著線條走

follow the line

插畫家Laura Ljungkvist善於使用線條,及線條構成的簡單形狀來作畫,她的《跟著線條走》(Fellow the Line) 系列,很適合用來跟孩子討論繪畫的基本元素–線條和形狀。

六歲的動動上社區活動中心的畫畫課,老師每次上課帶孩子們探索一個繪畫元素,如形狀、線條、動作、表情、背景、立體空間等……
其中一堂課,老師讓孩子們用長長的線條構成形狀來作畫(左上),連續的弧形線條像雲、齒狀的線條像山線、長方形的線條像樓房、捲曲的線條像草地……

動動帶回家的作品讓我想到Laura Ljungkvist的繪本,於是從圖書館借了幾本來延伸他繪畫課的經驗,我們一起跟著線條從封面走到封底,一邊數著、找著書中出現的東西,看看線條會幻化成什麼形狀?連她的《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都是用連續的線條來創作(右下)。

閱讀全文 跟著線條走

自製三用偶戲台

自製三用偶戲台:
1. 影戲台:紙盒挖出長方型的洞,貼上白報紙或烤培紙,背後用手電筒打光,就可以來演影戲。如果想製作精美些,還可在舞台前面貼上紅色不織布。

2. 手偶戲:拆掉白報紙,可以拿來演手偶或手指偶,圖左上這些是IKEA買的手指偶,我在Amazon 找到這個線軸架,剛好很適合拿來陳列指偶:https://amzn.to/2lHtJiC
手指偶也可以自己用不織布或衛生紙卷筒來做。

3. 懸偶或棒偶:注意到盒子的上方還割出一條細長的溝嗎?這裏可以用細繩懸吊紙偶,或用咖啡攪拌棒、竹筷做棒偶,從這裏伸進來表演。(請記得這種棒偶的棒子,是要黏在紙偶的頭上喔!)

這天,我們演出的戲碼是「Five Little Monkeys Jumping on the Bed」,我們還做了「Hey Diddle Diddle」這首鵝媽媽童謠的棒偶,簡單的童謠或重複性高的故事,孩子容易記得台詞,完整演出,很適合小小孩!

 

更多關於偶戲台的製作,以及我們玩過的戲劇遊戲,請參考《一起讀、一起玩:11個遊戲陪,孩子玩出繪本文學力》一書。

來玩形狀遊戲!——安東尼布朗的三本形狀遊戲書

19918268998_1cc1991472_o

英國繪本大師安東尼布朗2015年的作品《來玩形狀遊戲》(原書名:Frida and Bear),是他和同為童書插畫家的妻子漢娜巴托蘭第一本合作的作品,有趣的是,布朗似乎很喜歡「形狀遊戲」這個主題,過去已經出過兩本相關的繪本了:《The Shape Game》(台灣書名《形狀遊戲》,台灣麥克出版),以及《Play the Shape Game》(台灣未翻譯)。

閱讀全文 來玩形狀遊戲!——安東尼布朗的三本形狀遊戲書

好玩的「小黃點遊戲盒」

18106823454_451c187f03_h

Hervé Tullet暢銷書《小黃點》,除了出了續集《彩色點點》之外,還出了遊戲盒(桌遊)以及App遊戲,動動、彎彎都很喜歡「小黃點遊戲盒」,除了照著盒中的遊戲說明來玩,他們也會發明自己的玩法!

這個影片是動動、彎彎在信誼基金會攝影棚與「小黃點遊戲盒」的第一次接觸: 閱讀全文 好玩的「小黃點遊戲盒」

春天的樹與鳥——閱讀Jorey Hurley的《Nest》

念博士班時在美國賓州中部住了五年,最想念的就是那裡的四季分明,雖然冬天雪季漫長,但春天滿樹、遍地的花朵,以及秋天的楓紅,縱然短暫,但景色令人難忘。

在博士班的最後一年,我曾經試著要拍下校園附近一條小徑(據說通往校長官邸)的四季風情,最後因為趕著完成論文口試,錯過了樹木冒芽、開花的春季,只留下了秋、冬與夏的照片:

閱讀全文 春天的樹與鳥——閱讀Jorey Hurley的《Nest》

樂高Duplo + 木軌道

前幾天在臉書上,看到這個可以結合木頭火車軌道和樂高的底板(Wooden Railway Block Platform),覺得真是很棒的設計,但是一看價錢,實在是太貴了!一片要價16多鎂,相當於台幣500塊啊!

之前我們也有嘗試過將樂高與木軌道一起玩,例如在木軌道旁邊擺上用樂高蓋的車站或公園,但是這個底板可以讓樂高跟木軌道接合得更好,並且鼓勵孩子們想出更多結合樂高與木軌道的有趣玩法!畢竟這兩者幾乎是有孩子的家庭必備的玩具啊。

閱讀全文 樂高Duplo + 木軌道

Beautiful Oops!美麗的錯誤!

這本是2010年的書了,暢銷一時(可惜沒有中文版),我跟動動、彎彎都很喜歡,

喜歡它翻開每個摺頁都充滿驚喜! 閱讀全文 Beautiful Oops!美麗的錯誤!

讀「綠」繪本,慶祝世界地球日

今年的世界地球日是4/22,早在之前的週末,我所居住的城市就辦了一個Earth Day的活動,透過各種攤位、活動,幫助市民思考可以怎麼幫助地球環境的永續。

接中班的動動放學的時候,動動一從教室出來就對我說:「老師說明天是Earth Day。」

我說:「哦?Earth Day是要做什麼呢?」
動動:「老師說我們可以幫忙撿垃圾。」

閱讀全文 讀「綠」繪本,慶祝世界地球日

閱讀《神奇的毛線》與毛線遊戲

小天出版的新書《神奇的毛線》(Extra Yarn)是Mac Barnett(作者)和 Jon Klassen(插畫家)第一本合作的繪本,得到2013年美國凱迪克銀牌獎,2015年兩人第二次合作的作品《一直一直往下挖》(Sam & Dave Dig a Hole)又再次得到凱迪克銀牌獎。 Jon Klassen是這幾年繪本大獎的常勝軍,《神奇的毛線》得到銀牌獎的同一年,他自寫自畫的《這不是我的帽子》(This Is Not My Hat),也同時得到了凱迪克金牌獎,他也是史上第一位,一本書同時得到美國凱迪克金牌及英國凱特格林威獎的插畫家!

在《神奇的毛線》這本書中,女孩撿到一個盒子,裡頭有些毛線,於是她為自己織了毛衣,也為她的小狗織毛衣,接著她為整個鎮上的人及動物都織了毛衣,神奇的是,那盒子裡的線總是用不完。於是她為房子、樹和車子都織了毛衣,也改變了整個小鎮的色彩和人際關係。世界各地的人前來參觀這個小鎮和這位神奇的女孩,於是有位貪心的公爵,也想得到這神奇的盒子,他用錢跟女孩購買被拒之後,便將毛線盒偷走…… (後面請自己看才有趣囉!)

閱讀全文 閱讀《神奇的毛線》與毛線遊戲

網路讀書會:圖畫書裡的親子共讀

「一起讀。一起玩。」在臉書上辦了第一次的讀書討論會!

主題是「圖畫書裡的親子共讀」,我們讀了三本有趣繪本,描繪爸媽唸書給小孩聽的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

1. 艾蜜莉.葛拉菲特的《再一遍!》,二月份小魯出版的新書,凱特.格林威大獎金牌得主。
(英文版Emily Gravett 《Again!》)

2. 大衛.艾哲拉.史坦的《愛打岔的小雞》,凱迪克銀牌得主,中文版三之三出版。
(英文版David Ezra Stein《Interrupting Chicken》)

3. 第三本書中、英文都已經絕版,但圖書館可能還找得到,是大師安野光雅的《狐說伊索寓言》,中文版分為I、II兩冊,台英出版。
(英文版Mitsumasa Anno《Anno’s Aesop: A Book of Fables by Aesop and Mr. Fox》)

以下是討論的回顧(recap):

閱讀全文 網路讀書會:圖畫書裡的親子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