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翻譯新作上市《只丟一個又不會怎樣》

🎉 我的翻譯新作上市《只丟一個又不會怎樣

和幼兒談公德心──具象化抽象的概念

導讀/周婉湘博士(《一起讀、一起玩:11個遊戲,陪孩子玩出繪本文學力》作者)  

「公德心」對年幼的孩子來說是個抽象的概念,這本書用孩子可以懂的方式,和孩子討論公德心的具體意義為何。有時候人們為了圖方便,順手做了自以為無害的小事,然而,如果一個群體裡大多數的人都這麼想的話,社會很快就會失序。隨手亂丟糖果紙、摘公園裡的花、大聲放音樂或和朋友一起大聲喧嘩,看似沒什麼大不了的事,但是如果大家都這樣做,會發生什麼事呢?本書的作繪者用誇張的視覺表現,讓孩子看到如果每個人都想著「只丟一個又不會怎樣!」,後果會如何一發不可收拾。

閱讀全文 翻譯新作上市《只丟一個又不會怎樣》

新譯作上市:《超能力小英雄》系列四書組

【新譯作上市🎉】年底有好幾本我翻譯的繪本上市,先來跟大家介紹這一套好棒的特教繪本〈超能力小英雄〉系列四書組,這一套花了好久的時間翻譯和討論!因為除了故事之外,每本書最後都還有作者提供的問題討論專區、專業的特教知識、可與孩子進行的活動等,內容非常豐富,這套書包括以下四本: 

 

  • 完美的作品:自閉症孩子的超能力
  • 遊戲場上的難題:焦慮症孩子的超能力  
  • 教室裡的謎題:過動症孩子的超能力  
  • 地圖任務的挑戰:閱讀障礙孩子的超能力  
閱讀全文 新譯作上市:《超能力小英雄》系列四書組

新書介紹及網路新書發表會:What We’ll Build by Oliver Jeffers

Oliver Jeffers 的新繪本《What We’ll Build: Plans For Our Together》今日上市,我參加了位於紐約市的獨立書店 Books of Wonder 舉辦的網路新書發表會,這是Jeffers一系列獨立書店巡迴演講的第一站(首映,耶~)。

Jeffers 現在人在倫敦,他從倫敦連線到紐約,我則從加州連線,疫情時代的新書發表會現在都是這樣進行的。Jeffers 的活動是要購票的,但是所謂的「票」就是跟該獨立書店購買一本他的新繪本,就可以參加網路發表會活動,而且拿到的書會是簽名版!

閱讀全文 新書介紹及網路新書發表會:What We’ll Build by Oliver Jeffers

新書介紹:信誼《小噗系列》厚頁書

十月贈書活動:信誼新書《小噗系列》第一輯 📚🎉

這次我們在臉書專頁上和信誼合作,要贈送給「一起讀、一起玩」的朋友兩套(每套三本書,原價$600)的幼兒硬頁書。《小噗系列》一共有六本書,分成兩輯出版,第一輯10月上市,第二輯12月上市。這個月我們贈送系列 1 的三本書:《小噗,你怎麼了?》、《小噗的十個小祕密》和《小噗的萬聖節》。12月我們會於臉書專頁上再辦第二輯的贈書活動,敬請期待!❤️

《小噗系列》導讀 —— 溫暖又幽默的寶寶硬頁書經典文

在美國長大的孩子幾乎都讀過珊卓.波伊頓的寶寶硬頁書,走進大型連鎖書店 Barnes & Noble 的童書區,整整三排書架上擺滿了波伊頓的作品。不同於一般的硬頁書,許多都是先出版成繪本的形式,再減縮內容改編成給1-3歲孩子的版本,波伊頓的作品很難得,每一本都是專門為1-3歲寶寶撰寫繪製,內容的長度、主題的選擇、文字的使用,都以幼兒為出發點創作設計。從1974年開始,已經陸續出版60多本寶寶書的她,可謂是硬頁書的經典作家!住在新英格蘭鄉間的波伊頓,她書中所有的角色都是動物,許多是農場裡常見的動物。

閱讀全文 新書介紹:信誼《小噗系列》厚頁書

新繪本介紹:Sophie Blackall 的《If You Come to Earth》

二度凱迪克金獎得主 Sophie Blackall(《Hello Lighthouse》 的作者),好美的新書 《If You Come to Earth》 九月15上市。這本書的概念有點類似 Oliver Jeffers 的 《Here We Are》這本繪本,書中跟孩子解釋「地球」上有什麼、一切是如何運作的,事實上在這本書中 Blackall 真的有把 Jeffers 的《Here We Are》繪本封面放進她的插畫裡喔,讀這本書時記得可以和孩子一起找找看在哪一頁的插圖裡!?

紐約的獨立書店 Books of Wonder 剛剛舉行了網路新書發表直播,Blackall 朗讀了這本很美的新書,也用投映片介紹創作的背景。

閱讀全文 新繪本介紹:Sophie Blackall 的《If You Come to Earth》

好繪本介紹:《The Blue House》by Phoebe Wahl

這本上週出版的繪本《The Blue House》我真的好喜歡!

所有的書評雜誌一致給予 Starred Review,真的是很少見的事:Publishers Weekly, Kirkus Reviews, The Horn Book, Booklist, School Library Journal…

這本書講的是一個搬家的故事,讓人想起《小房子》這本書,但是是從居住在小房子裡的孩子的角度來寫。創作者 Phoebe Wahl 的插畫好美,有好多好多細節,可以看好久!水彩、蛋彩、色鉛筆加上剪紙拼貼,畫面讓人覺得身歷其境。

閱讀全文 好繪本介紹:《The Blue House》by Phoebe Wahl

一起讀、一起玩《找找貓咪和老鼠》

每次去圖書館辦繪本講座,一個小時的演講,我通常會花上兩個禮拜來準備。這週六在 Milpitas Library 的演講,我們會讀《找找貓咪和老鼠》以及《找找變色龍》這兩本新書。

為了這場活動,我用雷射切割機切紙板,製作50份貓咪和老鼠放大鏡,要與來參加活動的大小讀者,一起玩找找看的遊戲。

(關於我的雷射切割機介紹:https://glowforge.us/f/3b7ojN

閱讀全文 一起讀、一起玩《找找貓咪和老鼠》

童書作家見面會》圖像小說家 Raina Telgemeier 的「Guts」

九月底我們還去聽了著名圖像小說家 Raina Telgemeier 的新書分享會,這場是由 Hicklebee’s 兒童書店主辦,在 Willow Glen 高中的大禮堂舉辦。這場新書分享會是需要購票入場的,因為喜歡 Raina 作品的讀者很多,只有高中的室內球場才容納得下。

大家都很熟悉她的作品《Smiles》和《Sisters》,這次 Raina 分享她的新作《Guts》,是這一系列自傳性圖像小說的第三本。Raina 首先用投影片分享她的童年經驗、自己如何走上 graphic novel 的創作之路,接著介紹她的創作歷程,還現場示範她如何創作。Raina 說她通常是先用鉛筆畫草稿,之後再掃描進電腦,用 iPad 重新繪圖,再由與她合作的上色師來幫線畫著色。

閱讀全文 童書作家見面會》圖像小說家 Raina Telgemeier 的「Guts」

童書作家見面會》Mac Barnett X Greg Pizzoli「A Jack Book」橋樑書系列

許多童書作者一開始專為某一年齡層的孩子創作,成名之後卻勇於挑戰自己,走出舒適圈,開始為其他年齡層的孩子創作,或嘗試其他類型書籍的創作。例如圖畫書作家 Peter Brown 有許多膾炙人口繪本作品,包括《Mr. Tiger Goes Wild》、《The Curious Garden》、《Creepy Carrots》等(這幾本台灣都有翻譯),但他後來卻嘗試中年級小說的創作,《The Wild Robot》和續集《The Wild Robot Escapes》非常成功,兩本我們都好愛,非常佩服這位從圖像創作跨界到文字創作的作者,不管是圖像或文字的敘事能力都超強!

這篇要介紹的 Mac Barnett 也是一位不斷突破自己界限的文字創作者,Barnett 可謂是繪本界的故事王子,他近年寫的每一本繪本都大受好評,最為人知的就是他與 Jon Klassen 合作的一系列繪本,如《Sam and Dave Dig a Hole》、《Extra Yarn》、《The Wolf, the Duck and the Mouse》等(台灣皆有翻譯)。這幾年 Barnett 也開始寫中年級兒童小說系列,包括 The Terrible Two 系列(已經完結),和 Mac B., Kid Spy 系列(第四本耶誕節才剛上市)。不過 2019 年底,Barnett 與插畫家 Greg Pizzoli 合作,出版了他的第一個低年級橋樑書系列「A Jack Book」,他從繪本文字作家,到中年級兒童小說作家,再跨界到低年級橋樑書書系的創作。

閱讀全文 童書作家見面會》Mac Barnett X Greg Pizzoli「A Jack Book」橋樑書系列

童書作家見面會>> 「The Tale of the Tiger Slippers」by Jen Brett

繪本長青作家/插畫家 Jen Brett 最為人知的作品就是《The Mitten》了,每年耶誕節前,這本書都會重新排列在書店顯眼的「耶誕書」區。她的作品風格很容易認出,充滿細節的水彩畫、經常以動物為角色、取材自各國民間故事,還有她那充滿民俗風的邊框 (frame),像一扇扇雕花的窗戶。

討論繪本的專書,只要談到圖畫書的邊框,一定會舉 Jen Brett 的作品為例,她的畫框不只是美麗的裝飾,還會說故事!以這本新作《The Tale of the Tiger Slippers》為例,除了中間的主畫面之外,左右兩邊的裝飾畫框裡,通常也有故事在進行著,有時是其他小角色的故事,有時是一些場景中出現的小動物,有時是用來交代主畫面前後的情節。

新作《The Tale of the Tiger Slippers》內頁
閱讀全文 童書作家見面會>> 「The Tale of the Tiger Slippers」by Jen Brett

翻譯新作上市:《鼻子裡的手指頭》

我的翻譯新作上市:《鼻子裡的手指頭》/ 青林出版!

《鼻子裡的手指頭》封面

我好愛這本書誇張的插畫風,家有愛挖鼻孔的小孩(或大人🙋‍♀️)不要錯過這本新世代教養繪本,用幽默的方式和孩子一起討論挖鼻孔這件事!

博客來:https://bit.ly/2s63rNJ (aff. link)

導讀》👃 給愛挖鼻孔的大小讀者:不說教的警世故事 

閱讀全文 翻譯新作上市:《鼻子裡的手指頭》

翻譯新作介紹:米亞芙尼的《找找貓咪和老鼠》

經常有出版社找我翻譯、導讀或推介繪本,收到這些邀稿都很開心,但是少有繪本讓我如此興奮的,整個翻譯的過程都覺得很幸福,真的好喜歡這本書啊!❤️

🐱🐭找找貓咪和老鼠》導讀:一本貓抓老鼠的躲貓貓遊戲書、一場華麗的宮廷冒險故事

文/周婉湘 《一起讀,一起玩:11個遊戲陪孩子玩出繪本文學力》作者  

繼令人驚艷的《找找變色龍》一書之後,米亞芙尼這對日本的創作搭檔,竟然創作出比第一集更精彩的找找看遊戲書!延續軋型放大鏡的設計,這次書中附了兩支雙面放大鏡——分別是貓咪和老鼠的形狀,米亞芙尼很有創意的把「躲貓貓」和「貓追老鼠」的概念,與找找看類遊戲書結合。每個開頁的最下面,都各有一隻特殊花色的貓咪和老鼠圖片,讀者的任務,是要用放大鏡,在頁面上找到花色一模一樣的兩隻動物。  

閱讀全文 翻譯新作介紹:米亞芙尼的《找找貓咪和老鼠》

讀繪本,玩遊戲,解情緒:彩色怪獸手偶DIY

這是我上週六在矽谷的 Los Altos Library 辦的「如何讀繪本系列講座」第一場的內容記錄,這次我們讀的是《彩色怪獸》和《彩色怪獸去上學》,我為這場中文故事手作活動,特別設計了可以列印使用的「彩色怪獸手偶模板」,並拍了我們的第一個手作影片,另外還收集了情緒主題的好繪本,都在以下公開跟大家分享!

圖書館為這次活動設計的中文傳單

講座活動是一小時,同時講給大人和小孩聽,但是我大概準備了兩個小時的內容,講完兩個故事,發現時間只剩下20分鐘,趕緊讓孩子們開始做手偶,跳過了很多精彩的內容,只好在這裡跟大家分享囉!這篇也給沒機會來參加活動的朋友,當天活動的精華,都在這兒。

閱讀全文 讀繪本,玩遊戲,解情緒:彩色怪獸手偶DIY

童書作家見面會》Peter Reynolds

週末去書店參加繪本插畫家 Peter Reynolds 的簽書會,這次是為新書《Say Something》來灣區宣傳。Reynolds 最知名的作品就是《The Dot》,以及兩本續集《Ish》和《Sky Color》,他將這三本繪本稱為他的「Creatrilogy」(創意三部曲),台灣翻譯成《》、《有點樣子》和《天空的顏色》。三本書雖然各自是不同的主角,但有趣的是後一本書的主角,剛好都是前一本書裡的配角。同時,這三本書談的是繪畫的三個元素:點、線,以及色彩。

Reynolds 也是很收歡迎的 Judy Moody & Stink 橋樑書系列的插畫者。這次發表的新書《Say Something》則是完全不同的主題,但同樣是很重要、很需要與孩子討論的議題:霸凌和為自己及弱勢發聲。

《Say Something》book trailer
閱讀全文 童書作家見面會》Peter Reynolds

作者見面會》加拿大攝影師Andrew Knapp的「找找牧羊犬Momo在哪裡」系列

加拿大攝影師Andrew Knapp 帶著他今年十歲的牧羊犬Momo 到處旅行,並拍攝了一系列以Momo 為主角的攝影集。今天Knapp 帶著Momo 到我們家附近的Hicklebee’s 童書店分享他的新書《Find Momo Across Europe: Another Hide-and-Seek Photography Book》。

Knapp 和Momo 在Hicklebee’s 童書店
閱讀全文 作者見面會》加拿大攝影師Andrew Knapp的「找找牧羊犬Momo在哪裡」系列

《找找變色龍》延伸遊戲

新書推薦《找找變色龍》–
小果文創出版的第一本繪本,就十分令人驚艷,這本繪本由兩位日本作家搭檔Miyauni 創作與設計,原書出版於法國。

這是一本親子可以一起玩好久的找找看遊戲書,豐富的圖像色彩和互動性的設計,會立即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誰不會想拿起書中附的放大鏡,找一找變色龍藏在畫面的哪裡呢?

閱讀全文 《找找變色龍》延伸遊戲

新書推介《我自己的博物館》(The Museum of Me)

如果你有一座屬於自己的博物館⋯⋯

「博物館」是什麼?博物館有哪幾種?裡面到底都在展示些什麼東西呢?跟著好奇的紅衣女孩一起來一趟博物館的探險之旅,準備好地圖、搭上紅色的雙層巴士,第一站到達的是歷史博物館。史博館裏頭的東西來自世界各地,它們都好古老喔,有陶器、有杯子,還有有動物造型的陶製品,長得就像玩具箱裡的玩具。

接下來還要拜訪自然史博物館、美術館、植物園、太空博物館⋯⋯這些地方,雖然每間都展示著不一樣的東西,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通性,那就是他們都收藏著相似主題的物品,有的收藏古文物、有的收藏動物的標本、有的收藏藝術品。不過,博物館可不是只收集古老的東西,有些收藏活的植物,還有的收藏最新的科技呢。

閱讀全文 新書推介《我自己的博物館》(The Museum of Me)

童書作家見面會》Dav Pilkey 內褲超人、Dog Man作者

Dav Pilkey的簽書會場面盛大

從來沒參加過這麼盛大的簽書會,而且還是童書作家的簽書會呢!這位是《內褲超人》、Dog Man、《送報男孩》的作者兼插畫家 Dav Pilkey(戴夫・皮爾奇),他為新書 Dog Man 第五集 Lord of the Fleas,全美巡迴與小讀者見面,今天是最後一站了。

圖片取自網路

這次的主辦單位是兒童書店 Hicklebee’s Bookstore 與 San Jose Library,不同以往我們參加的簽書會,通常就在兒童書店裡舉辦,這場作者見面會得用到舉辦博覽會用的會場(Santa Clara Fairgroud),而且還得預先購票入場,不管大人小孩,一律 $18.50美金,不過票價裡包括了一本 Dav Pilkey 的簽名書。

閱讀全文 童書作家見面會》Dav Pilkey 內褲超人、Dog Man作者

童書作家見面會》Annie Barrows + Sophie Blackall 《Ivy + Bean》Book 11

Ivy + Bean: One Big Happy Family》新書發表

這天帶動動去參加的新書發表暨簽書會,是兩位重量級的作家及插畫家,Annie Barrows 是橋樑書 Ivy & Bean 系列的作者,這系列之前出了十本,本來打算就此結束,但五年後,Barrows 決定要為這兩位個性迥異的好朋友,繼續寫故事,因此有了今天發表的第十一集《 Ivy + Bean: One Big Happy Family》。Barrows 也是一位成人小說作家,她的作品《The Guernsey Literary and Potato Peel Pie Society》才剛拍成電影,我上個月才在 Netflex 上觀賞,很喜歡這部以戰爭為背景的愛情電影呢,沒想到幾週後就能與原著作者見面!

The Guernsey Literary and Potato Peel Pie Society 電影預告

Sophie Blackall (蘇菲.布萊克沃)更是繪本界知名的插畫家,她的《Finding Winnie: The True Story of the World’s Most Famous Bear》是 2016 年凱迪克插畫大獎的金牌得主。我這次特地帶了所有我擁有的她的作品去給她簽名,包括 2002 年出版的以中國為背景的真實故事《Ruby’s Wish》,以及動動、彎彎從小很愛聽我讀的《你醒了嗎?》,另外還有她的新書,也是我最愛的一本《Hello Lighthouse》,這本講燈塔的書真的是畫得太美了!

插繪家 Sophie Blackall 的作品

閱讀全文 童書作家見面會》Annie Barrows + Sophie Blackall 《Ivy + Bean》Book 11

艾瑪・亞略特《龍的來信》新書導讀——今年最不該錯過的好繪本與好作家!

龍的來信》封面

龍的來信》是英國繪本作家/插畫家艾瑪・亞略特(Emma Yarlett)在台灣被翻譯的第二本繪本,第一本《我的好朋友黑漆漆》(小天下出版)講訴的是一位怕黑的小男孩和黑漆漆變成好朋友的故事。不過今年(2018年)作品才被翻譯成中文的艾瑪・亞略特,在英美等地早就是位作品膾炙人口、得獎無數的插畫家了,尤其是她的兩本以吃書小怪物Nibbles為主角的書《Nibbles: the Book Monster》和《Nibbles: The Dinosaur Guide》。看過這兩本書的讀者,再讀到《龍的來信》時,便會對書中立體的設計一點也不感到吃驚,因為亞略特除了是位很棒的作家、插畫家之外,她還是一位很厲害的圖畫書設計者呢!Nibbles系列故事可謂是「後現代圖畫書」的代表作之一,吃書小怪物一路吃破一本又一本的書中書,穿梭在書頁之間,打破了書本平面的設計,書中還有許多折頁與鏤空軋型,讓故事變得更立體化。

閱讀全文 艾瑪・亞略特《龍的來信》新書導讀——今年最不該錯過的好繪本與好作家!